logo

专属河南报考与数据查询一站式平台

  • 1、 普通高校招生有哪些形式?
  • 2、河南省新高考都有哪些变化
  • 3、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 4、普通高考文化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
  • 1、什么是强基计划?
  • 2、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 3、强基计划录取方式?
  • 4、强基计划招生院校?
  • 5、强基计划录取后如何培养?

报志愿是高考后才开始么?高考录取依据是高考分数么?


    在高中,家长和学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与初中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体现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普通教育和精英教育、强迫性教育与选择性教育、教育依赖与自我管理和独立学习。简而言之,高中学生需要做好规划与执行。而且规划就是一个做出选择的过程,一旦做出选择,重要的在于坚持到底,当坚持达到一定程度,成功就会悄悄来临!

    多数家长可能认为,高考报志愿可定时高考后啊,这样想也对,也不完全对,我们先看一下今年刚报完志愿的考生和家长遇到那些坑:

1、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大家都知道要提前准备和申请,但是有些考生想当飞行员,待遇高就业环境好,但是三大招飞(空军招飞、海军招飞、民航招飞)从十月份已经开始报名初检,不知道流程的孩子和家长就错过了这次机会。

2、还有不少家长想让孩子报考军警类院校,但是这类院校在提前批招生,而且要去当地相关部门参加政审(军校6月13日前、警校6月25日至29日),稍不留意时间错过,导致考生失去了报考军警类院校的资格。

3、河南省贫困地区或农村户籍学生,想低分报考名校,参加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农村专项),在报名时要提前提交材料审核,没有审核享受不了相关政策。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今年在300多名志愿咨询的家庭中,有接近一半家长报考普通学志愿时,在专业、地域、院校排名等条件上犹豫很久,甚至在志愿截止前一刻才最后仓促决定。

再有,在填报志愿时很多家长都会看往年录取分数,实际在录取过程中,是物理类、历史类分列招生计划,按照在河南省位次由高到低进行投档,也就是位次越高会最先读取你的志愿进行投档,所以位次比分数更重要,当然还要参考历年录取人数、计划增减等。

 

    所以,想报好高考志愿,不辜负孩子考来的分数,最好的时间是三年前,其次是现在!

4-2.jpg




1、 普通高校招生有哪些形式? 

    普通高校招生主要有统一考试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两种形式。

统一考试招生是指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招生。

    单独考试招生是指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普通高校单独组织的考试招生。目前,主要有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招生(简称体育单招),少年班,职教师资班,残障单招,消防单招等单独考试招生和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简称高职单招)。

4-2.jpg


  2、河南省新高考都有哪些变化

我省新高考与改革前相比,在考试和录取方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变化:

4-2.jpg

3、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普通高校招生包括报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确定选考科目、考试、填报志愿、录取、入学复查等环节。

报名,报名是基础工作,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完成报名后,才能取得考试资格或录取备案资格。考生报名时填写的信息,用于建立考生电子档案、编排考场和录取备案等。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体检,即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由县级以上招生考试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在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根据身体检查结果,考生可以选择报考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专业(类)。招生高校录取时,根据本校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体检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考生。

     确定选考科目,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6门,考生须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格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 

     考试。检验考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填报志愿。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升学愿望,志愿信息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录取。高校依据本校录取规则和考生志愿,择优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生。

     入学复查。新生入学报到时,各高校将依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新生进行身份复核、体检复查。同时,对部分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的新生,高校将开展入学专业复测和复核。具体要求请向录取高校咨询。

4-2.jpg

   4、普通高考文化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考生普通高考文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为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考科目每门满分为100分,其中,首选科目历史、物理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4-1.png

4-2.jpg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2022年在此前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基础上,增加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招生规模、专业、考核方式等也有调整。


强基计划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有哪些?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试点院校范围有哪些?

    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

    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


4-2.jpg

4-3.png

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3月底至4月,简章公布,网上报名。

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高考后、7月4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高校确定考核名单并组织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日程安排如有变动,请以高校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4-2.jpg

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是怎样的?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这里提到了两种模式: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4-2.jpg

    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

    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及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后,高校如何培养?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4-2.jpg

▲“综合评价招生

 

    综合评价招生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招生模式。该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形成考生综合总分,最后按照综合总分择优录取。大多数高校为6:3:1,南大、东南等部分重点校为85:15,少部分高校为7:3如北外。

报考条件:

1、综合成绩优秀。如北外报名条件之一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或最近一次模考)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10%以内。

2、学科特长突出。在理科竞赛、文科赛事、科创赛事、文艺体育等赛事中获得突出成就的考生。

3、思想品德优秀。省优秀、省三好、省优干荣誉等。这种一般存在于江苏和浙江省属院校中。


报考流程:

1、招生简章发布(各学校不同从10月至次年4月)

2、考生网上报名

3、高校初审(一般在5月中下旬初审名单)

4、公示初审结果、确认校测资格

5、高校组织校测(一般为6月中旬)

6、测试结果和入选名单公示(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布名单)

7、志愿填报(提前批综合评价批次)

8、最终录取


2024年面向河南省综合评价招生院校:

院校

招生模式

优惠政策

报名时间(参考)

填报批次

学费

南方科技大学

6:3:1


12.20-4.30

提前批

6000元/年

上海科技大学


10/15/20分

2.28-5.2

提前批

5000元/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

7:3


3.25-4.25

提前批

6000元/年

昆山杜克大学

5:4:1


1月3日前

提前批

17万/年

上海纽约大学


预录取/待录取

10.1-1.1

提前批

20万/年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6:3:1


3.5-5.15

提前批

4万/年


4-2.jpg

    至2023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15万人,毕业生履约任教率超过90%,其中约90%在中西部任教,为基础教育一线补充了一大批优质师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包括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将硕士研究生作为教师招聘学历要求,但同时我国中小学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且中西部与东部差距明显。从2024年起,国家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师范生公费教育迭代升级,将为中西部补充一大批研究生层次的中小学教师。

政策变迁

    国务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开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2007年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改称“师范生公费教育”,并调整了履约任教期限。

“免费师范生”迭代为“师范生公费教育”

2018年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发布,国家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2018年相关政策同时废止。

开创硕士层次教师人才培养新时代

2024年

新政亮点

本研衔接

    此次新政策最大的变化是国家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本科4年,教育硕士研究生2年),支持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免试攻读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再履约任教。

定向任教

    之前公费师范生政策要求毕业生“省来省去”,这次变成“省来地去”,重点为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区域培养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进一步优化优质师资在省域内的配置。

加强激励

    学校结合学生本科前3年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因素对学生综合考核,取得学校推免资格且达到录取要求者才能推荐免试。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学习结束后,学校根据本科的综合考核结果进行排序,表现优秀者优先选择任教地市。

保障举措

享受“两免一补”

    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财政资助覆盖培养全流程。

优秀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鼓励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确保工作岗位

    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招生培养要与教师岗位需求有效衔接,各地统筹规划,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为每位毕业的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

各地通过组织专项招聘,为每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

强化培养支持

    部属师范大学建立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职后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持续给予支持。

    各地制订五年一周期的专业发展支持方案,有计划地培养公费师范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中小学校领导人员,推动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热点问答

1. 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有哪些学校?

答:面向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学生实行,六所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2. 本研衔接师范生如何选拔录取?

答: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公费师范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加入公费师范生队伍。

3. 公费师范生可以转专业吗?

答:公费师范生录取后一般不得转专业,经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按照所在学校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在公费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

4. 我不是公费师范生,入学后还能转为公费师范生吗?

答:可以。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在校期间公费师范生进入、退出的具体办法。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公费师范生,在入学2年内,经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在教育部等部门和学校核定的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内按照所在学校有关规定转为公费师范生,签订协议并由所在学校按相关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

5. 录取后,发现不适合从教怎么办?

答: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公费师范生,在入学1年内,按照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由所在学校根据当年高考成绩将其调整到符合录取条件的非师范专业。

6. 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采取怎样的培养模式?

答:部属师范大学统筹设计并实施公费师范生本科4年及教育硕士研究生2年培养方案,实行分流淘汰,切实保障培养质量。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阶段学校规定学业且达到学士、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分别取得相应学历、学位。

7. 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如何推免?

答:学校结合本科前三年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对学生进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考核,取得学校推免资格并达到学校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的可推免录取至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于本科第四年开始硕士课程先修学习,所需推免名额统筹下达至学校总推免名额中。退出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学生,不再具有申请推免资格。

8. 公费师范生如何履约任教?

答:公费师范生、部属师范大学和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地(市、州、盟)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国家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4-2.jpg

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

关于做好2024年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

定向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有关普通高等学校:

    为切实加强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我省乡村教师队伍需求,2024年决定继续实施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现将定向招生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生规模

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分五类实施,共安排招生计划4081人。

(一)“地方优师”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本科层次“地方优师”公费师范生1069人(含学前教育本科),为38个国家级脱贫县(区)培养紧缺学科和薄弱学科师资,分学科培养,由培养高校在当年核定的普通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统筹安排,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优师”公费师范生。

(二)“学科教师”地方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本科层次“学科教师”地方公费师范生2058人,为定岗县培养紧缺学科和薄弱学科师资,分学科培养,由各培养高校在当年核定的普通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统筹安排,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公费师范生。

(三)“小学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本科层次“小学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569人,培养乡村小学、教学点师资,实施综合培养,由各培养高校在当年核定的普通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统筹安排,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公费师范生。

(四)“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本科层次“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44人,由培养高校在当年核定的普通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统筹安排,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公费师范生。

(五)“学前教育”专科地方公费师范生

全省计划定向招收专科层次“学前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341人,由培养高校在当年核定的普通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统筹安排,均为师范类,计划类别为地方公费师范生。

二、招生院校

(一)承担 2024年“地方优师”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任务的高校为: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大学。

(二)承担2024年“学科教师”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任务的高校为: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

(三)承担2024年“小学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任务的高校为:信阳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

(四)承担 2024年“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任务的高校为:郑州师范学院。

(五)承担 2024年“学前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任务的高校为: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报考条件

(一)已通过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考生。考生需具有河南省的户籍,考生户籍所在地以高考报名信息采集时所填报的信息为准。

(二)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

(三)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要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相关规定和《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7年修订)》,能够较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四、报考方式

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随全省普通高考进行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实行“省来县去”招生原则,即:全省招生,设岗县就业。考生根据各设岗县(市、区)培养计划,按照“1个院校+1个专业+1个设岗县(市、区)”为1个志愿,每批次可以填报1-12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不设志愿调剂;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按相关招生文件执行。

五、录取方式

(一)投档。“地方优师”(含学前教育本科)、“学科教师”、“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本科层次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投档;“学前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专科层次安排在专科提前批次投档。根据考生成绩和高校定向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预录取。考生被投档录取后,培养高校将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协议书。考生须在定向培养协议书上签字,入学时凭录取通知书、定向培养协议书报到。若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或未按时报到,均视为放弃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格。

(三)正式录取。考生入校后一个月内与培养高校、设岗县(市、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定向培养就业三方协议书,注册高校学籍,办理正式录取手续。

六、有关政策

(一)地方公费师范生在校培养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享受国家奖学金等其他应享受的全日制在校生奖励政策。

(二)地方公费师范生毕业后,设岗县(市、区)按照协议规定提供就业岗位,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通过考核招聘合格者为其办理事业单位人员录用、编制、工资等手续。

(三)按照定向培养就业协议,地方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到设岗县(市、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间不少于 6 年。“地方优师”公费师范生、“学科教师”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原则上安排在本县(市、区)域内教师总体缺编、紧缺和薄弱学科突出的中小学校任教;“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安排在本县(市、区)域内乡镇小学、教学点任教;“特殊教育”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优先保证在本县(市、区)域内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各县(市、区)根据本域内实际,也可安排在具有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生的中小学校任教;“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安排在本县(市、区)域内公办幼儿园任教。

七、有关要求

(一)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要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实行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协调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二)各设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召开县域内普通高中负责同志专题会议,深入宣传“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政策对本地中小学教师补充的重要性,激励引导优质生源选择报考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要指导各普通高中组织有意向的考生按要求填报志愿,在考生被预录取之后做好就业协议的签订工作。

(三)有关高校要与省辖市、设岗县(市、区)积极对接,主动配合各设岗县(市、区)深入普通高中,做好宣传资料的发放、招生政策的解读、考生信息的统计、定向培养就业协议签订等工作。


4-2.jpg

1、“国家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是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的一种扶贫计划。

报考条件

(1)符合本年度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录取批次:国家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

河南省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县域名单:

区域划分

“高校专项”实施区域 (53 县 )

“国家专项”实施区域 (38 县 )


省辖市

原集中连片特困县 (26 县 )

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12 县 )

原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5 县 )

开封市

兰考县



洛阳市

栾川县、嵩县、洛宁县、汝阳县

宜阳县

伊川县

平顶山市

鲁山县


叶县

安阳市


滑县

内黄县

新乡市


封丘县

原阳县

濮阳市


范县、台前县

濮阳县

漯河市



舞阳县

三门峡市

卢氏县



南阳市

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

社旗县、桐柏县

方城县

商丘市

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

睢县、虞城县

夏邑县

信阳市

光山县、新县、商城县、

固始县、淮滨县、潢川县


罗山县、息县

周口市

淮阳县、沈丘县、太康县、商水县、郸城县


西华县、扶沟县

驻马店市

新蔡县

上蔡县、确山县、平舆县

泌阳县、正阳县、汝南县

 

2、“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中央部门高校要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生名额优先安排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农村,考生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及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报考条件

(1)符合本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报考流程

4月25日前: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完成报名申请

5月20日前: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

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

6月7日-8日: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高考后-出分前:部分试点高校组织考核

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

高考出分后:考生单独填报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

高校专项计划大学:

地区

院校名称

数量

北京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4

江苏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上海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9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

四川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5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4

山东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

湖南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3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大学

3

重庆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3

天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2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2

福建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2

广东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2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2

浙江

浙江大学

1

河南

郑州大学

1

甘肃

兰州大学

1

云南

广西大学

1

广西

云南大学

1

贵州

贵州大学

1

 

3、“地方专项计划”

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一般只为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均实行单设录取批次。地方农村专项批次安排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进行投档。地方农村专项计划采取网上填报志愿方式,和其他批次同时填报、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投档。为河南省学生(连续三年农村户籍及所在地学籍)增加了一次报考省内一本大学的机会。

2024河南省地方专项计划招生学校名单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新乡学院等。

高考三大计划区别

(1)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是全国重点高校,招生对象面向全国特殊困难地区考生;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是地方重点院校,招生对象面向本省(区、市)农村户籍考生。

(2)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招生对象是农村地区成绩优秀的学生,考生必须经招生院校考核合格才可以报考,可以理解成是另一种类型的自主招生。

(3)三大专项计划录取批次不同。一般来说,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安排在自主招生批,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安排在前两个专项计划之后录取(有的省份安排在本科一批之后录取)。


4-2.jpg

一、报考条件

1.参加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2.未婚,年龄不低于16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至2024年8月31日);

3.高中阶段体质测试成绩及格(含)以上;

4.符合军队院校招收青年学生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格检查标准条件。

二、招生计划

2024年军队院校在我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317名(男生1236名、女生81名)。具体计划见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招生考试之友》。

三、志愿填报

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须网上填报对应志愿(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www.haeea.cn),时间自6月26日8时起至28日18时止。志愿模式为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为1个志愿,每名考生最多可填报35个志愿,不设专业调剂志愿。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不能兼报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和其他类别院校志愿。

四、面试和体检

6月29日,省教育考试院和省军区招生工作办公室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区分男女生、文理科以及专业要求分别划定面试、体检控制分数线,并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公布,面试、体检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本科第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考生自行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参加面试、体检的最低分数控制线,并按要求参加面试、体检。

6月30日至7月3日,区分豫北、豫南两个片区组织入围考生面试、体检(片区划分及时间安排见附件1)。其中,豫北片区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组织(地址:郑州市郑上路602号),豫南片区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组织(地址:驻马店市风光路1号)。

参加面试、体检的考生,须携带本人身份证、高考准考证、《政治考核表》、《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面试表》、《病史调查表》、高中阶段体质测试及格证明和2张个人红底免冠1寸照片、报考军校考生体检须知,于体检当日7时前,空腹到指定医院报到。其中,高中阶段体质测试及格(含)以上考生由学籍所在学校开具证明(见附件2);政治考核表、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面试表、病史调查表(见附件3、4)及报考军校考生体检须知(见附件5)到当地县(市、区)人民武装部领取,按要求认真填写。有既往手术史的还须携带手术病历(加盖医院病案章),参加体检时现场交相应科室留存。

7月4日,考生可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查询体检结论。未参加面试、体检或结论为“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参加军队院校招生录取。

面试结果现场告知考生,考生对面试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当场申请复核,复核结论为最终结论。对视力、听力、心率、血压、心电图等项目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参加体检时现场向体检医生提出复查,复查结果为最终结论,并签字确认。对其他体检结论有异议的,于7月6日18时前,到高考报名地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填报《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身体复查申请单》(一式3份,见附件6),并于7月8日7时前携带《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身体复查申请单》到原体检医院参加复查,复查结论为最终结论。

五、录取

军队院校招生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省教育考试院从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合格考生中,区分男女生、文理科,按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00%投档。军队院校根据考生政治考核、面试、体检情况及志愿、投档成绩等要求,按总分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总分成绩相同的考生,依次按照语文、数学、英语单科成绩排名录取。当上线考生数量不足时,省教育考试院从政治考核、面试、体检合格考生中公开征集志愿,按照计划缺额数量向院校投档。

军队院校在投档范围内录取考生。烈士子女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享受加分优待;达到军队院校投档要求的,应当予以优先录取。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现役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子女,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并达到军队院校投档要求的,应当予以优先录取。

六、报到、复查

按有关文件要求,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到军队院校报到。因故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当提前向军队院校提出延期报到申请,延长期限从报到截止日期的次日起算,通常不得超过7日。对未经批准逾期不报到或主动放弃入学资格的,取消入学资格,且不得安排转录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就读,不得再次报考军队院校。

军队院校在新生入学后30日内,组织入学资格复审、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复查。新生对复审复查结果有异议的,由军队院校协调军地相关单位组织复核,复核结论为最终结论。对复审复查结论“不合格”的新生,由军队院校取消其入学资格。对因复审复查不合格取消入学资格、但符合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入学条件的新生,本人可以向省教育考试院提出申请,按照《军队院校学员分流转入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办法》调整转录至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本省所属普通高等学校学习。

军队院校招生咨询举报电话:0371-81672975(工作时间人工接听)。

附件:

1.面试、体检计划安排表

2.高中阶段体质测试及格证明

3.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面试表

4.病史调查表

5.报考军校考生体检须知

6.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身体复查申请单

----

  点击下载:附件2-6.pdf

  点击下载:附件1.面试、体检计划安排表.pdf


jpg

隶属院校名称主校区所在2017年合并组建情况 
军委直属院校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合并重建。 
军兵种院校陆军陆军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以解放军理工大学和军械工程学院为基础组建。
陆军步兵学院 江西南昌 由原南昌陆军学院、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原装甲兵工程学院。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安徽合肥 原陆军军官学院、南京炮兵学院、防空兵学院、沈阳炮兵学院合并。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广西桂林以特种作战学院、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原桂林陆军学院)为基础组建。
陆军边海防学院 陕西西安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昆明民族干部培训学院合并改建而成。 
陆军防化学院 北京原解放军防化学院。
陆军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以第三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为基础,纳入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新疆呼图壁)、解放军第八医院(西藏日喀则)、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河北石家庄),组建陆军军医大学。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天津原军事交通学院、陆军镇江船艇学院合并。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以后勤工程学院和军事经济学院为基础组建。
海军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原海军工程学院、海军电子工程学院、海军后勤学院合并组建。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辽宁大连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青岛 
海军航空大学 山东烟台由海军航空兵学院和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重组而成。 
海军军医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2017年学校转隶海军,组建海军军医大学,对外仍称第二军医大学。 
空军空军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空军航空大学吉林长春
空军预警学院湖北武汉
空军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西安
火箭军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北京以原装备学院为基础重建。 
信息工程大学河南郑州原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合并。
武警部队院校武警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成都 
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北京
武警海警学院 浙江

4-2.jpg

    根据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4年公安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现将招生报考及相关事项向考生提醒如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郑州警察学院、南京警察学院、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定向招收汉族考生,在西藏就业并在入学后与西藏自治区公安厅签订招录就业协议)和河南警察学院(限公安专业本科,不含非公安专业本科)等7所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在河南省招生1804人(详见《招生考试之友》专业目录合刊)。填报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志愿的考生,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参加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合格者方有资格参加普通高招提前批投档录取。 


  一、报考资格条件


  参加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河南(本省户籍)考生,志愿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应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立志为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刻苦学习、拼搏奉献; 

  (五)年龄为16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2002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期间出生),未婚; 

  (六)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七)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政治条件; 

  (八)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合格标准。 


  二、填报志愿

  
  6月25日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后,达到公安院校对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需按照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段和填报要求完成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志愿应填报在提前批本、专科志愿栏,考生志愿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时间截止后将无法更改。 


  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6日8∶00至28日18∶00,网址为河南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haeea.cn)。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治安学、禁毒学、警犬技术专业除外)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治安学、禁毒学和警犬技术专业,郑州警察学院,南京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执行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执行高职高专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填报公安院校国家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必须具有河南省26个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12个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且实际就读,并通过相应的资格审核认定。河南省26个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兰考县、栾川县、嵩县、洛宁县、汝阳县、鲁山县、卢氏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淮滨县、潢川县、淮阳县、沈丘县、太康县、商水县、郸城县、新蔡县。河南省12个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宜阳县、滑县、封丘县、范县、台前县、社旗县、桐柏县、睢县、虞城县、上蔡县、确山县、平舆县。 


  录取中合格生源不足的院校,省教育考试院将在网上公布院校及专业缺额情况,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网上填报征集志愿。 


  在本科提前批志愿中,考生只能从体育、艺术、军事、公安、司法以及其他有特殊招生要求的普通高校中选报其中一类,不得兼报。 


  三、政治考察


  凡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考生,除严格按照河南省教育厅《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外,还必须由考生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政治考察。 


  (一)政治考察的项目和标准 


  参照《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关于做好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政治考察时,参照公安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和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组织对考生个人档案进行严格审核。若个人档案中记载出生日期、入党(团)时间、学籍、学历、经历、身份等信息的重要材料缺失、严重失实,且在规定的考察期限内考生无法补齐或者涉嫌涂改造假无法有效认定的,则政治考察结论为不合格。 


  (二)政治考察申请 


  6月25日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在网上填报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志愿的同时,务必按照报考公安院校政治考察的有关规定,及时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政治考察。具有河南省户籍,在本省异地参加高考的考生,政治考察工作由考生报考地(现居住地)公安机关向考生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发函,协助、配合做好考生政治考察工作。
  填报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志愿的考生,从6月25日起可以通过河南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haeea.cn)或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heao.com.cn)下载并自行打印《河南省2024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政治考察表》(见附件1,此表必须用2张A4纸正反面打印或复印),在政治考察表相关栏目如实完整填写考生基本情况(不得涂改),带身份证、户口本、准考证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政治考察。公安派出所严格按照表中项目要求进行政治考察。纸质政治考察表由公安派出所按要求逐级上报,不得交与考生。 


  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考生政治考察工作于6月25日至29日进行,原则上于6月29日18:00前结束。为防止个别考生因故未能按期申请政治考察,6月29日省教育考试院网上公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考生面试分数线后,省公安厅政治部将把上线考生名单通过公安内网发送至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公安局政治部,由各地认真对照已经进行政治考察的考生名单,通知尚未进行政治考察的考生务必在6月30日18:00时前申请并完成政治考察。 


  (三)政治考察要求 


  政治考察要突出政治标准,由实施的县级公安机关采取网上核查、档案审核、走访调查、委托调查等方式开展。 

  
  政治考察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参加相关公安院校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四、面试、体检、体能测评


  根据公安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填报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志愿的考生,按照不低于招生计划数与上线考生人数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划定参加公安院校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的分数线(以下简称“3倍划线”)。进入划线范围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按照3倍划线的要求,向省公安厅政治部、招生院校分别提供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的普通志愿及国家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名单。省公安厅政治部据此组织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并向省教育考试院和招生院校分别提供普通志愿和国家专项计划志愿合格考生名单。 


  省教育考试院于6月29日将公安院校公安专业考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分数线,通过河南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haeea.cn)和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heao.com.cn)向社会公布,请报有该类志愿的考生主动查看,上线考生需携带准考证、身份证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公安院校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时间为7月1日至7月3日(上午8:00至12:00、下午3:00至6:30)。按照考生高考地所在省辖市安排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日程,考生必须严格遵守日程安排中规定的报到日期,提前和逾期均不予受理,考生没能按期参加造成的后果由本人承担。提醒考生注意:一定要认真查看《河南省2024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日程安排表》(见附件2)。 


  公安院校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地点设在河南警察学院(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龙子湖东路1号),在学校西门分设公安部所属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郑州警察学院、南京警察学院、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警察学院两个考生报名工作区域。 


  (一)面试 


  面试主要从报考动机、思维表达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辨识考生是否适合接受公安院校教育和从事公安工作。 


  面试实行单项淘汰,考生出现一项不合格项目后,不再继续进行其他项目。面试结果当场向考生宣布,并由考生签字确认。 

面试现场实行全程录像。 


  (二)体检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有关规定执行。同时,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身高: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 

  2.体重指数(单位:千克/米2):男性在17.3至27.3之间(含本数,计算时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下同),女性在17.1至25.7之间。 

  3.视力:任何一眼裸眼视力均为4.8及以上。 

  4.色觉:无色盲,无色弱。 

  5.外观:无少白头,无胸廓畸形,无脊柱侧弯、驼背,膝内翻股骨内髁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膝外翻胫骨内髁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无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身体无影响功能的瘢痕,面颈部无瘢痕,无下肢静脉曲张,无腋臭,共同性内、外斜视不超过15度,无唇、腭裂或唇裂术后有明显瘢痕。 


  对考生身高、体重、外观、血压、听力、嗅觉、视力和色觉等重点项目,由体检医师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范进行现场检查。 

  体检实行单项淘汰,考生出现一项不合格项目后,不再继续进行其他项目。体检结果当场向考生宣布,并由考生签字确认。 

体检现场实行全程录像。 


  提醒考生特别注意:考生在网上填报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志愿的同时,务必要通过河南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haeea.cn)或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heao.com.cn)下载并自行打印《河南省2024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考生患病经历申报表》(见附件3,此表必须用1张A4纸正反面打印或复印),由考生本人提前据实填写表中项目,并在考生承诺栏签名,在考生参加体检报名时提交给报名点工作人员。考生承诺不实的,由本人承担一切后果。 


  在对考生申报的患病经历和有关情况,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考生高考招生体检表相关内容,以及考生现场体检情况进行审核的基础上,由主检医师综合作出体检结论。 


  (三)体能测评 


  体能测评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如下: 


  1.50米跑。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9.2秒,女性≤10.4秒; 

  2.立定跳远。可测次数:3次,合格标准:男性≥2.05米,女性≥1.5米; 

  3.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4分35秒,女性≤4分36秒; 

  4.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9次/分钟,女性≥25次/分钟。 


  以上4个项目应当全部进行测评。其中,有3个及以上达标的,体能测评结论为合格。 


  体能测评使用全自动高速体能测评摄录系统,实行全程录像。体检结果当场向考生宣布,并由考生签字确认。 

   
  五、综合结论建档


  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考生的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综合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考生参加报考院校所需的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结论有一项不合格的,综合结论为不合格,不得录取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 


  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时间不延期,考生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地点参加报考院校所需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的,一律视为自动放弃志愿。 


  六、录取


  (一)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的方式,安排在本科提前批进行。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国家专项计划及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同时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投档录取。招生录取工作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确保生源质量。 


  (二)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在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综合结论合格的考生中,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20%投放档案,二志愿投档分数线不得低于划定的该院校面试分数线,由招生院校审查录取。 


  (三)烈士子女在报考公安院校时,可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2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四)各招生院校根据省教育考试院核准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校章后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 


  七、入学复查


  各公安院校在公安专业新生入学2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报考资格复审、生源地复核、政治考察复核、档案复审和体检复检等复审复查工作。复审复查合格的,予以注册学籍;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 


  八、相关事项


  (一)根据公安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要求,成立省公安厅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省招生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公安院校招生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的组织、巡视、检查、指导,接受社会举报。 


  (二)公安院校招生要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主动接受考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全面落实招生安全责任制,统筹保障人员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安全。 


  (三)在公安院校招生工作中,有关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招生纪律,防止和抵制不正之风,在省公安厅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考试院审查和招生学校复查中如发现徇私舞弊等违纪行为,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取消舞弊考生的入学资格。 


  (四)公安院校面试、体检、体能测评期间,河南警察学院校园实行封闭管理,考生家长等陪考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招生工作场地设置警戒区域,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需凭有效证件才能进入指定区域。 


  (五)考生在参加公安院校测评前出现身体不适的,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依据医生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诊断,评估能否参加公安院校体能测评等剧烈运动。若因身体健康不适合原因,本着对考生本人健康和安全的考虑,建议考生主动放弃。 


  (六)考生不按规定要求按时参加政治考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或携带手续不全影响政治考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者,责任自负。 


  (七)考生要增强纪律观念和保密意识,不得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媒体平台发布参加公安院校招考、录取通知书等信息,严防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设立监督举报中心。省公安厅政治部监督电话:0371-65881381。省教育考试院咨询电话:0371-68101629。 


  附件:1.河南省2024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政治考察表

  2.河南省2024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日程安排表

  3.河南省2024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考生患病经历申报表


4-2.jpg

    普通高等学校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员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空军招飞,二是海军招飞,三是民航招飞。每年10月、11月开始初选。

1、空军招飞

    空军招飞属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系,是军队院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收的高中生飞行学员入空军航空大学后,实行3个月考察期,合格者取得学籍、军籍。具体采取两种培养模式,“双学籍”飞行员颁发空军航空大学和地方高校同时具印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并按规定分别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2、海军招飞

    海军航空兵作为海军五大兵种之一,伴随着建设强大海军的铿锵步伐和航母部队的快速发展,正大踏步地由陆基跃向舰载、由近海驶向远洋。海军招飞是军队院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业期满合格,按规定授予少尉军衔。高考成绩优异且符合相关条件者,可推荐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双学籍”军地联合培养。

3、民航招飞

    民航招飞即民用航空公司(如国航、东航、南航等)委托高校(如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等)培养飞行学员,学习飞行技术专业。学员毕业后,一般分配到定向的航空公司所属单位工作,参加国际、国内和地区航线飞行。

基本条件要求:

政治条件:

    空军招飞、海军招飞: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和人民,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历史清白,符合军队招收飞行学员政治条件(政审),本人自愿,家长(监护人)支持。

    民航招飞:需要符合高考报考条件、招飞体检鉴定标准和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要求等。

身体条件:

    空军招飞:身高在165-185厘米之间;不低于标准体重的80%,不高于标准体重的130%(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按空军招飞标准“C”形视力表双眼裸视力均为0.8以上,未做过视力矫治手术;未佩戴过角膜塑形镜;无色盲、色弱、斜视等,无口吃,无文身,听力、嗅觉正常。

    海军招飞:身高165至185厘米之间,体型匀称;体重52公斤以上(未满18周岁体重50公斤以上),身体质量指数符合标准;用C字视力表检查,双眼裸眼远视力不低于0.6(约为E字表4.9),无色盲、色弱、斜视;无口吃,无文身,听力、嗅觉正常。

眼屈光矫正手术限制有条件放开,有相关手术史的,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时需年满18周岁,手术方式为非制瓣式,参加招飞体检前手术期满6个月以上,术前近视不超过400度、散光不超过100度,术后裸眼远视力不低于1.0,有原始完整的医疗记录(包括术前检查和激光手术切削参数的角膜屈光手术病历);
民航招飞:身高168-188厘米;双眼裸视不低于0.1(C字表);近视不超过450度,远视不超过300度,散光不超过200度,两眼度数相差不超过250度;无色盲、色弱、斜视;体重符合民航招收飞行学生体重指数标准。

性别:空军女飞行员每两年招收一次,一般是奇数年,具体以招生计划为准。

招飞流程:

空军招飞:初选(9-11月)→复选(12月-次年1月)→定选(次年3月-6月)→录取

海军招飞:推荐报名(10月-11月)→初检预选(10月-11月)→全检定选(次年1月-4月)→审批录取(次年7月)

 民航招飞:报名(9月-10月)→面试(10月-11月)→体检(11月-12月)→背景调查(次年2月-5月)→高考(次年6月)→录取(次年7月

录取成绩要求:

空军招飞:高考成绩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统招一本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外语仅限英语、俄语,高考其他选考科目不限。

海军招飞:高考成绩须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外语限英语;内蒙古自治区考生须参加普通(汉授)高考。

民航招飞: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当地当年高考文化课总分的60%执行,英语单科原始成绩须达到95分(含)以上。按照高考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民航对英语要求非常高,因为在空域里的工作语言是英语。

培养模式区别:

空军招飞:招收的高中生飞行学员入空军航空大学后,实行3个月考察期,合格者取得学籍、军籍。具体采取两种培养模式:军事高等教育模式(4年)和3+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

如:招收的高中生飞行学员入空军航空大学,或者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3年,在空军航空大学学习1年。

海军招飞:录取院校为海军航空大学。高考成绩优异者可推荐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双学籍”军地联合培养。

民航招飞:民航的招生跟军队不一样。员主要是由航空公司委托高校培养,学生在入校前需与委托培养单位签署委托培养/就业协议,完成飞行驾驶训练后必须回签约单位从事相应的民用航空飞机驾驶工作。2024年在河南招生的院校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常州工学院、山东交通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安阳工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具体要求参考院校招生章程。

 

4-2.jpg

    航海类专业主要包括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和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三个专业,在提前批分为本科和专科批次招生。

    航海类专业与普通本科专业在报考方面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身体条件要求极高,不适宜女生报考只招少量女生。航海类专业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报考,还请有意向报考的考生根据专业的工作性质,分析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航海类专业的报考大部分设置于本科提前批次和专科提前批次填报,具体分数线可参考往年录取情况。其中就汉理工大学在其招生章程中说明:由于对报考这两个专业 的考生身体条件要求较高,若合格生源不足,经有关省(区、市)招办批准可放宽至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不低于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择优录取。

    提前批次本科院校有: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宁波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烟台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山东交通学院。专科类院校详见招生之友。

身体条件: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轮机管理方向)要求考生无口吃、四肢无残缺、听力正常,转氨酶正常。报考航海技术专业的考生,身高在1.65米以上,辩色完全正常,双眼裸视力4.7(0.5)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9(0.8)及以上(须经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或省招生办批准);报考轮机工程专业(轮机管理方向)的考生,身高在1.55米以上,无红绿色盲,双眼裸视力4.6(0.4)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8(0.6)及以上(须经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或省招生办批准)。其他要求参照交通部行业标准《海船船员体检要求》。

就业岗位:
  甲板部(驾驶部):船长、大副、二副、三副、水手长、水手、舵工;轮机部: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电机员、机匠长、机匠;事务部:管事(事务长)、大厨、服务员、船医;电台部:电台长(报务主任)、无线电话务员、无线电报务员等。


4-2.jpg

1、司法招生流程:

1)志愿填报,考生自愿填报司法院校志愿。

2)政治考察,考生须填写政治考察表,带身份证、户口本、准考证在报考期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进行政治考察。

3)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试。

4)综合结论建档,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试综合结论合格的考生信息,由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报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将合格考生信息分别扫描录入两所院校的考生报考信息数据库。两数据库数据不通用,录取时,两所院校只录取各自合格考生信息数据库中的考生。

5)录取。

2、招生计划(2024年):

(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50人(本科),其中:男生38人(含国家专项计划10人),女生12人。

(二)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20人(专科),其中:男生194人,女生26人。

3、志愿填报: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执行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执行高职高专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后,达到对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需于2024年6月26日8:00至28日18:00在提前批填报志愿。

优点:毕业后参加由司法系统组织的内部司法考试,有机会进入法院、检察院、司法部门、监狱局,成为一名法警、司法人员、狱警。还有机会通过专升本的方式进入到更高层次的政法院校继续深造。

缺点:普通批考试录取率很低,由于专业限制,比如刑事执行、犯罪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等,社会需求量很少,找工作困难。

 

2024年:司法类院校河南省面试体检线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科类

国家专项

0160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文科

513

562

474男

0160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理科

542

569

529男

6263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文科

411

496


6263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理科

435

482


 

4-2.jpg

第一学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公务员的摇篮

有五大特的学院,想让孩子当公务员的家长务必要了解一下,我们先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讲起,这个学校就是针对性的去给各机关培养信息安全高素质人才的,学校虽然不大,但就业数据十分好。每年全国招生400人左右,男女比例约为1:1。报考的时候需要政审和面试,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去报?

就是因为这所学校可以说是专门培养公务员的高等学校,就业去向也是政府机要部门,不但就业通道好,在学校还能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

1、学校筒介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密码保密和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下设8个本科专业:信息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保密管理和行政管理。

学校的前身是中央工委青年干部培训班,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虽然学校没有说包分配,但从学校的就业报告来看,70%以上的毕业生可以顺利考入公务员。在大四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参加各个办公厅组织的考试,其他院校是没有这样的资格参加的。所以家里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同学如果能考到这样的学校,你的同学就是你将来发展量强大的背景资源。

2、报考注意事项

① 考生身份

I、必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复读生没有报考资格II、考生应为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III、高考报考语种为英语。IV、因为要涉及到国家机密,要求家庭不能在海外有常年定居的直系亲属,因为你是负责国家保密管理的。所以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与本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主要社会关系,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爱困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父母、兄弟姐妹未在境外工作(不含公派出境)、生活、定居,未在境外驻华机构工作。V、本人和家庭成员没有参与法轮功和其他邪教的行为。

② 体检及政审

I、体检除正常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合格外,还要求无明显视功能损害性的眼病,并且双视矫正视力不低于0.8(对标视力4.9)。

II、市级以上保密机要部门面试、政审、体检合格。

③ 科目要求

首先必须是英语考生,日语、俄语等小语种不能报考。

其次是选科,首选科目物理,主要集中在工科专业,有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保密管理等。历史目前只能报不限选科的行政管理专业。

3、报考流程
志愿填报:6月26日至28日,在本科提前批,可填报1所院校 +5个专业+服从调剂面试、政审、体检(7月初)录取(7月10日之前)

4、注意事项

再给大家强调一下,不分配工作,但在学校内部组织所有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率很高,不一定回生源地,各地区政策不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在大四的时候,会有一次考试,类似于国考。卷子是省部级考卷,校内评等级。也就是说竞争还是有的,不过相比国考省考小得多,不是真的包分配,从2021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当年毕业 441 名学生,读研17人,就业的有404人,而在这404人当中有394人在党政机关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93.59%,通过率还是挺高的。

第二学校: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校名气大,但招生计划少,而且各种机会很多,比如学校提供留学名额,而且留学的费用跟直接出国比也便宜。学校的人才也多,老师的实力也很强,来代课的老师还有可能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因为老师实力很强,选修课有很多地方的语言,这在其他学校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其中英语系是国关的传统老系,实力很强,将来就业有国家机关,央企,外企等等,主要看个人,国关提供了好的平台,但学习终归是靠自己。

1、学校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简称“国关”(UIR),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原来隶属于国安部,现在隶属于教育部,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

2、报考条件
1)考生应为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

2)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与本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主要社会关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爱国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

3)父母兄弟姐妹未在境外工作(不含公派出境)、生活、定居,未在境外驻华机构工作。

4)本人和家庭成员没有参与法轮功和其他邪教的行为。

5)无明显视功能损害眼病,双眼矫正视力均不低于4.8(小数视力0.6)。

6) 高考报考语种为英语。

7)市级以上保密机要部门面试、政审、体检合格。

3、报考流程与选科要求报考流程

志愿填报:6月26日至28日,在本科提前批,可填报1所院校+5个专业+服从调剂

面试、政审、体检(7月初)

录取(7月110日之前)

这个学校也是在提前批的本科批填报,需要注意的是,该校毕业生不分配工作,但在学校内部组织所有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率很高。另外,考公也不一定回生源地,各地区政策不同,考试时需注意各地政策的相关要求。除考公以外,学校还会择优推荐就业,比如它会向国家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或教育科研等等

这些部门,推荐就业。

4、注意事项

跟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比,国关进中央部委的概率更大,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部门比较特殊,和其他部门交流少,社会关系相对固定,对个人自由和配偶子女的限制较多。

第三学校:外交学院——外交官的摇篮

是外交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院校,在提前批招生,精英式教育,每个班只有20人,有的专业全校也只开设一个班。虽然读外院也不是一定去当外交官,但该校毕业生出路比较广,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在学科建设上,英语、外交学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政治学为世界一流学科,此外国家重点学科还有外交学,国际关系学。

1、学校简介

外交学院,简称“外院”,位于北京市,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但是是和教育部共建的一所高校,也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首先外交学院主要是培养外交官的,报考的话,如果你的成绩可以上985,就可以报考这所学校。

外院2022 年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院设立了外交与外事管理系、英语系、外语系、国际法系、国际经济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生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教育学院等9大教学单位和11 个本科专业。虽然录取分数线比较高,倾向于985层级,但实际上保研率只有15%,达不到985 院校的保研率。

2、报考条件与报考流程

体检要求:严格来说,这个不能算体检,但是如果你的表达能力不是太好,或者说伴有口吃、嘶哑或者有口腔、耳鼻喉科疾病之一妨碍发音,有听力障碍、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步态异常、驼背、肢体残疾的考生,不建议报考。

口语要求:高考的外语口语成绩达到合格或合格以上。

分数要求:不低于特批线。

3、选科要求与志愿填报

选科要求:

这里有几个必须选政治才能选的专业,比如外交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当然对外语要求也比较高一些,语种设置也比较全: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都有,其他专业还有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翻译等。

提前批:6月26日-28日,在本科提前批,可填报1所院校+5个专业+服从调剂,录取的时候是满足其他条件,根据分数直接择优录取的。

4、毕业去向

毕业方向就是外交部工作。当然,一个学校里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外交部。肯定还有其他的一些领域,像涉外的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等等。

第四学校:上海海关学院—培养海关管理岗位公务员

上海海关学院毕业虽然是不包分配的,学生毕业之后都要面向社会自主就业,但是如果报的是海关管理、海关稽查、海关检验检疫安全这三个专业的话,比较容易考对口的公务员,而且招录比相对普通考公要高得多,所以报考的时候,建议大家考虑到这点。

1、学校及相关情况

上海海关学院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主管,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

2、报考条件

身高,男生不低于1米68,女生不低于1米58。对视力要求不太严,矫正视力,就是戴眼镜之后的视力能够达到0.6 或者4.8,没有其他的眼部疾病即可。外表,要求五官端正,面部无疤痕等明显特征和缺陷,无各种残疾。分数要求不低于特批线。

选科要求:招生的专业中,除经济统计学和海关检验检疫安全这两个专业需要选物理科目外,其他专业没有选科要求。

3、志愿填报:6月26日-28日,在本科提前批,可填报1 所院校+5个专业+服从调剂。

4、注意事项

海关管理专业是上海海关学院的优势专业,海关管理、海关检验检疫安全这两个专业可以考海关的公务员,就业岗位一般是海关一线的监管工作或者是一线执法工作。

学校录取比较倾向于男生,女生的录取比例在整个年度的本科招生计划里面是不超过30%。海关管理是该校的优势专业,以20年为例,当年本科招录大概 444人,国考招录岗位约200人,也就是说,约有 50%的几率能考上公务员,招录比较高。但从事监管检疫工作比较辛苦,有可能节假日都需要值班。

第五学校: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消防救援队伍的干部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非常特的一所国字头高校,是应急管理部直属高校。在提前批招生,免学费,住宿费,有补助,但又不属于军事院校;学员毕业并通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应急管理部组织的统一考试,原则上按照属地分配原则,录用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干部或消防员。

1、学校简介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是由原来武警学校直接改制过来的,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部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承担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培养、培训和科研等,2023年招生的本科专业共6个:消防工程、火灾勘查、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思想政治教育、航空航天工程、消防指挥(直升机飞行与指挥方向)。如果想报考这个学校的话,成绩要在特批线以上(原来的本一线,现在叫强基线或特殊批次线)。

2、报考条件
年龄:年龄不超过22周岁;

体检:参加政治考核、体格检查、心理测试、面试,结论均为合格。体检政审标准参考军队院校,心理测试和面试参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分数:分数不低于特批线,并且要求英语语种。

3、专业与选科要求

招生的专业有消防指挥类、消防政治类、飞行器类、消防工程类、抢险救援类。每年可能会有不同的变化。

其中必选政治的有两个专业,一个是消防指挥专业,还有一个就是消防政治教育专业。其他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化学。另外,该校某些专业对男、女生有要求。

4、就业去向

新生入学经复核复检合格者取得学籍,办理加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手续,享受学员待遇,按标准发放津贴、伙食补助以及消防救援队伍制式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

学员毕业时,根据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招录干部计划,可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统一考试,按照属地原则和培养方向报考生源地省份相应总队招录职位,通过规定考录程序择优选拔录用为干部;未能录用为干部的,可按培养方向到生源省份相应总队当消防员;不愿到队伍当消防员的,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就业。

5、报考流程

政审,政治考核到户籍所在地各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门登记参加政治考核。

填报志愿,6月26日-28日,在本科提前批,可填报1所院校+5个专业+服从调剂。

选拔考核7月初,包括体检、面试和心理测试,按招生计划的5倍确定参加体检的考生。

录取,7月10日之前,入学后复检。

2024年消防救援学院河南省面试体检线为:564分,理科,男生


4-2.jpg

港澳高校——低分升名校的捷径

不可否认,港澳上学的费用比国内读大学要高,但是港澳升学的性价比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对比欧美留学,港澳升学的费用节约一半都不止,优质的教育资源,方便的交通,高含金量的学历证书,港澳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还有最重要的,同等分数,可以上一个排名更靠着的高校,还有比这更合适的吗?

所以,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港澳高校绝对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

1、向内地招生的港澳高校

香港高校(15所):统招(本科提前批):2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独立招生:13所,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另有两所内地办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澳门高校(6所):独立招生:澳门6所高校全部是独立招生。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城市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2、港澳高校的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背靠祖国,面向全球,享有经济文化科技优势。与内地相邻,作为内地学生,到港到澳方便,只需要申请港澳通行证,离家也不算远。

教育水平优势:香港拥有一批世界排名靠前的名校,拥有国际一流师资,教育理念先进,学术环境好。国际、国内的认可度都很高,澳门文凭也得到教育部和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认可,但建校时间短,学校的知名度不如港校,优势就是学费低,性价比更高。

低分名校优势:不占高考资源,多一次录取机会,同分数可以上排名更靠前的名校。

性价比比较高:香港高校对内地学生比较友好,申请方便,除了一些香港高校需要雅思托福成绩外,部分香港高校也接受高考成绩,以及英语六级。其次,香港留学费用一般在15万到30万一年,相比英美留学动辄30万到50万一年要低很多。

名校黄金跳板:香港高校和欧美名校合作项目较多,很多学生以就读香港的高校作为跳板,从而更加轻松地申请世界排名前列的高校进行深造。

奖学金丰厚:港澳大学对内地学生有不同的奖学金政策。在澳门,成绩优秀者可享受免学费或半免学费就读。

3、港澳高校的报考条件

高考成绩:本科线以上高、中、低各个分数段都有适合报考的港澳学校。也就是参考:高考成绩+英语成绩+面试表现+综合素质。

外语要求:港澳院校绝大部分课程是全英文授课,英语成绩要求较高(100分以上,各学校不同要求不同)。

综合素质:申请是否通过还要参考申请材料、平时成绩、个人自荐信、获得奖项等。

港澳学费:港校学费在7-30万人民币/年左右,大部分在15万/年左右。澳校每年学费+生活费约6万-10万(不含奖学金)。

注意,每年学费可能有所变化,有港澳高校的家长请提前了解或电话河教云学业规划中心,咨询我们的专业老师。

4、报考流程

1)申请(9月-6月)各学校的申请开放和结束的时间不一致,请关注各学校的官网通知。

申请材料:全英文。一般包括成绩单、自荐信、推荐信、各种能体现自己综合素质的获奖证书、材料等,例如比赛竞赛、研学营、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的材料,高考成绩出来后,需要上传高考成绩。

2) 面试(6月下旬,部分学校会有早轮面试)

面试为全英文,一般用邮件通知。没有参加过全英文面试的同学,最好参加培训,提高面试成绩。

3)录取+确认(港校7月上旬,澳门高校7月-8月)

发放录取通知(邮件形式),需要缴纳留位费,确认录取。确认港校录取后,高考志愿作废。澳门院校与内地高校录取不冲突,可同时拿到内地高考录取通知,自主择校。

在统招提前批的香港院校直接填报志愿即可,达到条件要求直接录取。


4-2.jpg


    2024年河南省定向医学生招生计划共计450人,其中河南中医药大学招收130人,新乡医学院招收180人,河南科技大学招收100人等。在2024年高考录取中,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最低分文科540分、理科523分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河教云为各位具体展示河南定向医学生2024报考条件,招生计划表等相关内容。

一、2024河南公费医学生录取分数线

下面是2024年河南定向医学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数据: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文科最低分540分、理科最低分523分,临床医学专业最低分523分(理科);

河南科技大学2024年录取分数线暂未公布,2023年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最低分为523分。

新乡医学院免费医学生2024年录取分数线暂未公布,2023年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最低分为540分;

以上内容只是整理出来的河南公费医学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如果要查询大学在各个区(市)的录取分数,可以在圆梦志愿APP上下载高价值数据查看。

二、2024河南免费医学生招生计划

招生人数:450人。

招生学校:2024年参与招生的院校有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南阳理工学院。

1、河南中医药大学:130人

招生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

2、新乡医学院:180人

3、河南科技大学:100人

招生专业:临床医学

河南科技大学招生计划及各县区分配计划:

4、南阳理工学院:40人

下表为2024年河南省免费医学生定向招生计划:

新县:共计11人,其中临床医学5人,中医学6人;

西华县:共计12人,其中临床医学6人,中医学6人。

三、河南定向医学生报考条件

河南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只招收农村学生,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省份规定的其他条件。采取以县为单位定向招生的地方,报考学生除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外,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定岗单位所在县农村。

4-2.jpg

2024年起通过订单定向模式为村卫生室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大专层次大学生乡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乡村医疗卫生队伍,逐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大学生村医免费培养工作每年计划招生500人。面向全省招生,优先招收愿意扎根农村服务的学生,培养方式为3年制普通专科。毕业后到村卫生室服务6年(含2年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按照计划,每年4月份前,省卫生健康委根据各地提出的岗位需求,会同省教育厅和培养学校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对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普通专科批次,单列计划、单列志愿招收。

  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须签订承诺书并交至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否则不予投档。省教育考试院对高考成绩达到高职高专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给相应学校。培养学校依据招生章程择优录取。

  大学生村医免费培养工作遴选省内开设有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中医学的院校承担,专业为临床医学、中医学,按全科医学方向培养。

  大学生村医在校学习期间(包括实习阶段)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财政给予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补助。大学生村医参加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期间,享受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学员待遇,社会保险待遇由定向单位落实。

  学生入学后,须与培养学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署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村卫生室服务6年。服务期满、愿意留在基层工作且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大学生村医,按照“乡聘村用”有关规定,可继续留在村卫生室,也可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大学生村医毕业后,免试注册乡村医生,按有关规定参加助理全科(含中医助理全科,下同)医生培训,并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毕业5年内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大学生村医,应退出乡村医生岗位,到期不再聘用。

二、招生计划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5人(临床医学、中医学)
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0人(临床医学)
3.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人(临床医学中医学)
4.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50人(临床医学)

志愿填报:专科批普通志愿(单列计划招生)


4-2.jpg

高职定向士官生招生

一、报考条件(参考2024年)
1.参加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
2.未婚,年龄不超过20周岁(2004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3.志愿至少服现役满5年;
4.高考成绩达到我省2024年高职高专批录取分数控制线。
二、招生计划
  今年共47所高校在我省招收定向培养军士1759人(含女军士15人)。招生具体计划详见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以下简称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招生考试之友》。
三、志愿填报
  考生须于7月4日8时至6日18时,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haeea.cn),按要求完成相关高校及相应专业的志愿填报。每名考生最多可以填报5个高校志愿,其中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最多可填报4个高校,每个高校最多可填报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报考定向培养军士的考生,不得兼报专科提前批艺术、体育、空乘、航海等其他类别院校志愿。
四、政治考核、体格检查
  7月7日,省教育考试院会同省征兵办公室,从报考定向培养高校相关专业的上线考生中,按考生第一志愿和考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不少于招生计划数的3倍确定参加政治考核、体格检查的对象名单,通过考生服务平台发送邮件予以告知。报考定向培养军士的考生可于当日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aeea.cn)查询各招生院校政治考核、体格检查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以及各省辖市政治考核、体格检查时间、地点及联系人、注意事项等。第一志愿达到招生院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按时到各指定地点参加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

7月26日,考生可登录河南省教育厅便民服务大厅网站(http://bmfw.jyt.henan.gov.cn)查询体格检查、政治考核结论。

五、录取
我省定向培养军士招生在专科提前批次录取。省教育考试院从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合格考生中,区分男女生、文理科,按照招生高校调档比例要求(控制在120%以内),向有关高校顺序投档;招生院校根据政治考核、体格检查情况及专业要求,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按规定发放录取通知书。成绩相同的考生,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听力成绩排序。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量不足时,从非第一志愿投档录取,生源仍不足时,省教育考试院从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合格的考生中公开征集志愿录取。

六、2024年河南省定向士官生面试体检线:

学校名称

理科男

文科男

女生 /文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342

398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77

425

199/文459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335

337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40

372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310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185

299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299

323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297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299

336

380

滨州职业学院

315

350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308

349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51

440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26

353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322

357


东华理工大学

391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73

291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85

395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41

383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19

363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91

396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274

297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316

407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327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337

362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94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79

431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185

353

380

武昌职业学院

271

307

388/文450

西安航空学院

304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324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216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53

351


潍坊科技学院

295


威海职业学院

296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332

369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85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87

336

448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08

343


南昌工程学院

352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185

348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334

358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204

185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185

322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185

284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66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185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96


 

4-2.jpg

(一)招生对象

  1.已通过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

  2.已通过河南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以下简称“对口招生”)报名的考生。

 (二)招生院校

  2024年我厅批准108所省内高校开展高职专科单招工作(2025年详情关注河教云平台)。

 (三)招生专业

  各高校2024年高职单招专业由高校自主确定,须在教育部审核备案并已实际招生。对于我省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技术技能培养要求高和就业质量高的专业,高校应优先安排开展单招。各高校务必于2024年3月4日前将招生专业上传至“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分校分专业网上申报系统”(http://gxzsjh.jyt.henan.gov.cn/)进行审核。

  医药卫生、教育与体育、公安与司法大类中的国控专业以及医药卫生大类中的医学技术类专业不得安排高职单招,适度压缩医药卫生类专业高职单招规模。2024年新设的拟招生专业不得安排高职单招。

志愿填报

  考生于2024年3月19日9时至3月21日18时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https://pzwb.haeea.cn)进行网上志愿填报。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只能填报一所高校志愿,并可以进行不超过两次的志愿修改,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时间截止后将无法补报和更改,提醒广大考生按时认真填报志愿。

 ()命题和考试

1.高校要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知识能力的要求,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方式组织考试,其中职业技能考试分值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分值的50%。

2025届将采取省统一命题的形式,不再由院校自主命题。

  (1)中职生文化素质考试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考试方式为笔试,重点考查考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职业技能测试以《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为基本依据,可根据需要采取笔试、面试、操作考试等方式,鼓励操作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

  (2)高中生文化素质考试原则上采用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或部分科目成绩等级,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向高校提供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职业技能测试为职业适应性测试,可根据需要采取笔试、面试、操作考试等方式,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科学素质、职业潜能和职业倾向。

  (3)社会考生参加高校组织的文化素质考试,职业技能测试可根据报考专业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4)退役士兵考生可申请免文化素质考试,参加高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5)考生获得的技能竞赛成绩或政府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情况,应作为考生职业技能评价的重要内容,具体评价办法由高校自主确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高职单招考试时间

统一安排在2024年4月8日至4月10日。有不同校区的高校原则上安排在一个校区内统一考试。高校要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有关考试安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主组织考试工作。省教育考试院对高校的考试组织情况进行督促指导。

  3.各高校要建立招生录取工作备案备查制度,将考试材料(含考试音视频资料和纸质试卷)、录取材料等资料予以保存以备复查。考试结束后,高校须在2024年4月20日前将考试试卷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新生入学和待遇

  通过高职单招、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录取的考生须持有效身份证件、录取通知书原件,按高校规定时间入学报到,并参加全日制培养。高校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程序注册学籍,并严格组织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录取资格复查,对存在问题的考生,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转学、转专业按照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其他待遇与参加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相同。

注:已参加单招考试并被录取的考生,将不能再参加普通高考志愿填报。


4-2.jpg

2025年正式迎来首届新高考政策,河南高校招生了解2025年采取“3+1+2”模式。与传统高考模式相比,“3+1+2”高考模式实行赋分制。6门学科中,原始卷面分数150分不变是语文、数学、英语是三大主科,这也是我们所说的“3”。而另外“+1”物理、历史必选一门满分100分按卷面分,后面“+2”选科目都将参与等级赋分制。除了成绩改为赋分之外,河南高考报考模式和志愿数量也有所调整。

一、2025河南新高考赋分制度

等级赋分提高了高考的公平性,不同科目的试卷难度和参考人数往往不同,通过赋分后能缩小它们之间的分数差异。赋分制的关键在于考生所在地区的高考排名位次,它代表着原始分数所对应的等级分数,最后得分计入高考总分。

等级划分与对应分数

将河南各参考科目考生的原始卷面分由高到低有序进行排列,按照5个等级分数和人数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等级

A

B

C

D

E

比例

15%

35%

35%

13%

2%

赋分

区间

100-86

85-71

70-56

55-41

40-30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赋分后最高分100分仍旧不变,最低分是30分。也就是说,不管考生考得有多糟糕,赋分后也能拿30分。

二、2025年河南志愿填报规则

2025年河南采取“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一所心仪的院校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专业组。具体规则如下:

1、实行平行志愿录取:2025年河南新高考将不再采取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的划分,统一合并为“本科批次”,招生分科、科两批次进行(提前批在所有批次前)。志愿填报按照招生计划、划线、投档三步骤进行,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

2、志愿设置:高校根据人才发展需求、高考成绩情况等综合因素,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类来制定招生计划,不同专业对其录取要求不同。这种方法包含普通类和特殊类型招生的控制线划分,艺术类和体育类仅按文化课、专业课设置录取控制线。目前,河南暂未公布志愿数量,具体情况可及时关注河教云平台信息

“院校专业组”的志愿模式细化了专业组,以1个院校+1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提高了考生志愿选择专业的灵活性。考生掌握了选择自主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擅长学科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填报,提高了报考志愿的满意度。

  孩子十二年寒窗苦读不容易,在志愿填报中,怎样尽量避免滑档和退档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彻底搞清楚。

河南新高考执行的是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一次投档就是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没有被录取,就只能去参加征集志愿。

分数优先就是我们先把所有考生根据物理组、历史组两类,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并按照排名顺序从高到低检索考生志愿。当然,省排名第一的考生不管他报了几个志愿,肯定是走第一条志愿,因为首先检索他的档案,又要遵循他的志愿。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我们举例说明,比如排名第50000名的考生,报了45个志愿,首先检索他的第一条志愿已报满,就检索第二条,以此类推,直到检索到第20条志愿时发现符合要求的便进行投档,此时21条到45条志愿作废。也就是说,投档检索顺序是按照个人志愿顺序进行的。那投档就一定被录取吗?当然不是,即便分数符合要求进行了投档,如果单科成绩、身体条件、选科要求、语种要求等等不符合招生章程的要求,又不服从调剂,便会产生退档,一旦退档本批次其他的志愿选项也不会再录取。

滑档又是怎么回事儿呢?比如检索第20万名考生的45个志愿时,他报的所有志愿学校均已录满,那么这名考生将不会被投档,这就是滑档,滑档是在投档过程中产生的。

投档过程中,按照物理组(或历史组)分数从高到低,再按照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的过程中,只要你一个志愿被录取,那后面所报的志愿就自动失效了,这就是一次投档的原则!

还有好多家长会有疑问,比如人家只比我们高一分,都报了一个相同的志愿,他的志愿排在第45个,而我们的排在第1个,在只有一个录取名额的前提下,会录取谁?当然录取高一分的,这就是分数优先!

所以要避免退档,一定详细阅读高校招生章程,确保自己其他条件都符合要求,而要避免滑档的就一定要拉开志愿梯度,合理确定冲保的比例!

三、123法则解密报志愿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就是事物运作的基本规律!在选志愿这件事情上,虽然不同学生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都逃不开123法则,即一个基础,两个规划,三个要素!

1 就是分数,分数是基础,决定了你能报考的院校档次;2是规划,大学毕业以后是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规划不同,选择院校的逻辑就不一样,比如从就业角度讲,好城市和专业实用性当然更重要,那从深造角度来说,显然院校档次更有优势,985院校就比211院校保研人数多;3是志愿填报三要素,即专业、院校、城市,其实,这三个要素只需要决定其中两个,比如你确定了专业和城市,结合分数,自然就能选出来可以报的院校。

当然了,报考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眼前的报考不要浪费了孩子好不容易考出来分数,这个大家都意识到了;第二重境界是好就业,就是我们在不浪费分数的前提下,一定要选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学校和专业,方便孩子顺利毕业和就业;第三重境界是美好未来,就是选择的专业和院校除了孩子高兴满意,以后能顺利就业以外,还有更长远的规划,甚至能帮助孩子成就一份终生的事业,获得幸福的生活和美好未来。

再重复一遍,一个基础是分数,两个规划是考虑深造或者就业,三个要素是专业、院校、城市,三重境界分别是不浪费分数,选择一个适合的和选择一个有长远规划的。

在分数没有出来以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目前情况多做几套方案。专业、院校、城市的选择显然取决于我们的规划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那我们就从深造和就业这两个方向再做一个深度剖析:深造有二个方向:保研、考研、留学。

全国3000多所院校有367所有保研资格,主要还集中在 985和211工程院校,层次越高的院校越容易保研成功,因为这样的院校学生选择比较多,所以,如果有深造的规划,一定要尽量提升学校档次,因为现在考研,真的比考大学还卷。

如果孩子上了367所以外的学校,想深造只能考研,那什么样的院校、什么样的专业考研率高,是需要我们家长提前了解的。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河教云平台,从每次的模拟考试分数开始近入志愿系统进行“模拟填报”,提前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历年数据,看一下新高考志愿的规则下,目前分数哪些可以冲、稳、保,规划出可以冲一冲的志愿学校和专业,让孩子以此为目标最后冲刺。高考分数出来后使用“精准填报”(精准填报仅限一个分数不得更改),按最新的招生计划和数据进行科学规划,最终报出合理科学的志愿!

 

怎么去选择这样的院校,最快捷的办法登录河教云官网:www.hnxspt.com 志愿填报功能。如果是手机端操作,可以先关注河教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登陆后,选择志愿填报。


4-2.jpg

“985工程高校”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9所(即:九校联盟),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总计39所。

序号

名称

主管

省份

城市

1

北京大学

教育部

北京

北京

2

清华大学

教育部

北京

北京

3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上海

上海

4

复旦大学

教育部

上海

上海

5

浙江大学

教育部

浙江

杭州

6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部

湖南

长沙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安徽

合肥

8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

北京

北京

9

南京大学

教育部

江苏

南京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

北京

11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

北京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3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陕西

西安

14

南开大学

教育部

天津

天津

15

同济大学

教育部

上海

上海

16

武汉大学

教育部

湖北

武汉

17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湖北

武汉

18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北京

北京

19

东南大学

教育部

江苏

南京

20

四川大学

教育部

四川

成都

21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

上海

上海

22

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四川

成都

23

中山大学

教育部

广东

广州

24

天津大学

教育部

天津

天津

25

厦门大学

教育部

福建

厦门

26

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

广东

广州

27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陕西

西安

28

山东大学

教育部

山东

济南

29

重庆大学

教育部

重庆

重庆

30

中南大学

教育部

湖南

长沙

31

吉林大学

教育部

吉林

长春

32

兰州大学

教育部

甘肃

兰州

33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辽宁

大连

34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北京

北京

35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山东

青岛

36

中央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北京

北京

37

湖南大学

教育部

湖南

长沙

38

东北大学

教育部

辽宁

沈阳

3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育部

陕西

咸阳


4-2.jpg

“211工程高校”

211工程(Project 211或者211 Project)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院校分布名单

省区

数量

院校名称

院校名称

院校名称

院校名称

北京

26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黑龙江

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吉林

3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

辽宁

4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天津

3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

河北

1

河北工业大学

-

-

-

山西

1

太原理工大学

-

-

-

内蒙古

1

内蒙古大学

-

-

-

上海

9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

-

-

江苏

11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大学

-

浙江

1

浙江大学

-

-

-

安徽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

福建

2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

-

江西

1

南昌大学

-

-

-

山东

3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河南

1

郑州大学

-

-

-

湖北

7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南

3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

广东

4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

1

广西大学

-

-

-

海南

1

海南大学

-

-

-

重庆

2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

-

四川

5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

-

-

贵州

1

贵州大学

-

-

-

云南

1

云南大学

-

-

-

西藏

1

西藏大学

-

-

-

陕西

7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甘肃

1

兰州大学

-

-

-

青海

1

青海大学

-

-

-

宁夏

1

宁夏大学

-

-

-

新疆

2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

-

军事系统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4-2.jpg

双一流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简称“双一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地区分布名单

区域

省份

“双一流”建设高校

数量

华北地区

北京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

34

天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5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1

山西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2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1

东北地区

辽宁

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4

吉林

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3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4

华东地区

上海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海军军医大学

15

江苏

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16

浙江

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3

安徽

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3

福建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2

江西

南昌大学

1

山东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

华中地区

河南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2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

湖南

湘潭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5

华南地区

广东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8

广西

广西大学

1

海南

海南大学

1

西南地区

重庆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2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8

贵州

贵州大学

1

云南

云南大学

1

西藏

西藏大学

1

西北地区

陕西

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8

甘肃

兰州大学

1

青海

青海大学

1

宁夏

宁夏大学

1

新疆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2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建设高校

建设学科

北京大学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

外交学院

政治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南开大学

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

山西大学

哲学、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

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

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宁波大学

力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厦门大学

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郑州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

湘潭大学

数学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南方科技大学

数学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

海南大学

作物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西南大学

教育学、生物学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

西北大学

考古学、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畜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空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青海大学

生态学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4-2.jpg

中央部属高校现已基本覆盖入选双一流”等国家战略项目。中央部属高校因此被称为“中国大学的先行军和领导者”。

类型

部门

省份

高校

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国家开放大学

天津市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吉林省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市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江苏省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

浙江省

浙江大学

安徽省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省

厦门大学

山东省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湖北省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省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广东省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市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辽宁省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四川省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陕西省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省

兰州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北京市

外交学院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北京市

中央民族大学

辽宁省

大连民族大学

湖北省

中南民族大学

四川省

西南民族大学

甘肃省

西北民族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北方民族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河北省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含中国民用航空局

辽宁省

大连海事大学

天津市

中国民航大学

北京市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上海市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陕西省

西北工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

河北省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辽宁省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江苏省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河南省

铁道警察学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含中国地震局

北京市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河北省

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

云南省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

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河北省

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

上海市

上海海关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市

北京体育大学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科学院

北京市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安徽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共中央直属机构所属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

北京市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福建省

华侨大学

广东省

暨南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市

中央党校继续教育学院

中央军委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北京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湖南省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最高法与最高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北京市

国家法官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北京市

国家检察官学院

其他中央单位所属

中华全国总工会

北京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北京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北京市

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北京市

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


4-2.jpg

高校组合联盟等称谓

▷ C9联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华东五校:简称“华五”,是民间对中国华东和长三角五所顶尖高校的统称。其成员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 五大官校外交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和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 国防七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 兵工七子:是原兵器工业部下属的七所学校,如今兵器工业部虽然早已不在,但“兵工七子”依然在国防领域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这七所学校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

▷ 军工六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在1970年分裂而成的。这六所学校分别是: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这其中重点要提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是全军唯一一所防化院校。

▷ 建筑老八校:在建筑行业内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的概称。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建筑新八校: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 五院四系:  五院: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

    四系: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现都已更名为法学院)。

▷ 两电一邮:是我国信息类领域的知名院校,包括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之所以将这三个学校放在一起,主要是优势学科综合实力相近,在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

▷ 两财一贸:指录取线堪比华东五校,就业非常好的3所211财经类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除此之外,另外两所财经类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录取线也堪比川大、山大,就业也非常好。

▷ 两外一法: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 四大医学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东齐鲁,西华西,北协和,南湘雅;另一种说法:“华西、同济、湘雅、中山”。即:中山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华科同济(原同济医科大学)、川大华西(原华西医科大学)、中南湘雅(原湘雅医学院)。除了协和、北医、复交之外第二等次的医学院。

▷南北双药: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

▷ 机械五虎和四小龙:

    “机械五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四小龙”: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并入吉林大学)、燕山大学。

▷金融四校:(原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并原陕西财经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原中国金融学院)、湖南大学(合并原湖南财经学院)。

▷统计四大天王: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原杭州商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原天津财经学院)。

▷ 国贸三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北京外贸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1995年与广州外国语学院合并而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上海外贸学院)

▷ 南北医学双雄: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

▷ 公费六师范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4-2.jpg

 先选“城市”还是先选“大学”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去大城市发展,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深圳等城市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是多数考生读书首选的城市,这需要高考分数决定。

1. 高分段考生优选大学。

学校的层次越高,拥有的学习、就业和发展资源就越丰厚。一流大学水平高,教育的福泽自然就多。高分段考生有能力和很大概率可以冲击顶尖名校,建议高分段考生优先选择学校,毕竟无论将来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名校的背书对学生非常有利。

2. 中分段考生优选城市。

“双一流”建设大学外,其他高校的实力和条件本质上差别不是很大,如果有差别,多体现在就业的机会方面。相对来说,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武汉等一线城市就读的大学生,将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那里耳濡目染了四年,其眼界和认知都会与所在城市同步,自然留在本城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也更容易融入其中。反之,如果在三线、四线城市读书,毕业后再到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困难就会多一些。

3. 成绩一般考生亦优选城市。

成绩不很理想,在本地和经济发达城市都只能选相对普通的学校,可又很想去发达城市看看,那就不要犹豫,鼓起勇气选择城市,原因有三。一是一线城市有着别的城市无法比肩的资源和机遇,可以领先看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领先的科技、服务、理念,增长的见识一生受用无穷。二是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很强,如果在大城市就读期间,主动接触社会、努力创业,发挥自己的特长,毕业后也有不错的发展。三是一线城市竞争力较强,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国内考研或国外读研,提高自身竞争力。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是个两难选择,大部分学生填报志愿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主要原因是考生既想进名校,又想读热门专业,但是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顾。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这就要求考生明确自己“想干什么”与“能干什么”。

1.精心规划,明确职业定位。志愿填报要坚持兴趣优先,当自己不清楚“想干什么”时,则要明确“能干什么”。定位自身“能干什么”,可参照如下方法:一是以特长为依据,特长不等于兴趣,但特长往往是自身兴趣所在。考生结合自身特长或者高中阶段擅长的科目填报相应专业。二是明确职业能力倾向,若未发现自身特长,可以通过“河教云平台”相关专业、职业测评进行分析,进一步明晰职业道路。

2.职业目标明确,优先选专业。专业是大学生重要的“标签”,专业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不同行业的从业能力,提供从事某种职业的可能。如果考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清楚,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和兴趣,立志在某一领域学习深造,建议优先选择专业。只有“选对专业”,才有更多机会“入想干的行”。选择专业一定意义上就是选择未来的职业。

3.职业目标不明确,优先选学校。大部分考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较模糊,对学习哪种专业能够实现职业理想并没有深入探索。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优先选择学校。一方面,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底蕴和内涵,大学精神、学风、校风、人文底蕴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都在推行大类招生,考生进校后有机会申请转专业或者选修二学位,考生有更大的专业选择空间,同时进校后可以充分了解专业内涵,作出理性选择。

 

 综合性大学or行业特色型大学

选择综合性大学还是行业特色型大学,这要看考生的具体情况。如果考生学术型倾向明显,则适合选择综合性大学。如果考生的动手能力强,在职业规划方面偏重于从事实用技术性的工作,则适合选择行业特色型大学,其专业特色鲜明,行业校友集中,就业优势突出,已确定个人发展方向或希望大学毕业即就业的考生可重点考虑这类院校。

 

 “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如何选择

1. “热门”专业只是相对一个时期有效。

“热门专业”具备人才市场紧俏,工作环境好,收入相对较高等就业前景方面的优点。但热门专业也具有很大的时间依赖性,而且“热”的周期有长有短,这主要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学科自身发展,人才市场供求比例。

2. “热门”与“冷门”并不是一成不变。

当前的热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仍是热门专业,当前的冷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仍是冷门专业。从近年的报考来看,土木类、财经类、医学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都显示为“热门专业”。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3. “热门”专业并不等于是就业“热门”。

大部分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是根据现有的专业热门程度来选择,看到热门专业就挤破头去选,不管自己是否合适,也不管四年之后发展前景如何。近些年选择金融专业、财务专业、法学专业的考生很多,竞争激烈,以至于供大于求,脱颖而出的概率小,甚至有可能出现“毕业即失业”的人才过剩现象。

因此,志愿填报要以自身“适合”的专业为前提,兼顾就业前景,不可盲目跟风,可参考“河教云平台”专业信息库、职业信息库、就业大数据等做出正确选择。

 

 

 

 1分不浪费“好”还是“不好”

“不浪费1分”的想法存在于很多考生及家长心中。“志愿填得好,等于多考20分”也就成为很多人报考时的策略。所谓不浪费1分,其实就是用比较低的分数去了一个比较好的学校,最好是你能擦着某个学校的最低分,或者高出一两分进入。这样听起来性价比较高,但超低空飞行的技术,也存在很大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容易导致滑档。追求末位进入某个学校和专业,本身就是一件极小概率的事。每年每个学校在我省的录取都有一个分位段,尤其是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分数优先,每个学校录取的考生从最高分到最低分的区间很小。考生想卡着低分进入某所学校,概率很低。人们看到的“低分高就”是个案,只看到了侥幸进入某学校或某专业的成功宣传,却看不到多少人作了相似的选择,却都失败了。如果去了征集志愿,那就更浪费分数了。

2.失去专业选择权。如果压线报考为了避免征集志愿,大部分人会选择服从调剂,这时候考生就会丧失专业选择权。调剂的风险就是学生会被自己完全不了解或者不喜欢的专业录取。

3.入校学习压力大。如果考生以低分进入某所大学,入学后面临的压力则较大。在教育心理学有个名词叫作“大鱼小池塘效应”。如果考生身边的人都比自己优秀,考生很容易自尊受到打击。如果调整不好,会给学业带来不良影响。

好的志愿填报方案是充分考虑孩子的发展规划,既不“死磕”名校,更不追逐热门,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点、职业性格倾向、学科成绩优势,以及高校学科优势、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诸多因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可登录“河教云平台”点击院校库、专业库、就业信息等详细了解

 

● 专业调剂是“服从”还是“不服从”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好还是不服从好?许多考生及家长都会在服从调剂一栏犯难。“专业服从调剂”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考生要统筹考虑。

1.弄懂专业服从调剂的概念。“专业服从调剂”是指高考分数达到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没录满可以录取,这样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便会被该未录满的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该校便不会录取,就会被退档,退档后该批次所有院校志愿作废!

2.慎重作出服从调剂决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关键看考生个人意愿,是更在乎学校还是专业。如果考生很在乎学校,专业放在其次考虑,就可以填报服从调剂,很多高校入学以后还可以转专业,一般平行志愿建议考生服从调剂,避免滑档和落榜的情况。如果考生更看重专业,可选择不服从调剂,学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学起来也很吃力。建议考生在报考时要拉开专业梯度,详细查看历年分数线,减小被退档的风险【河教云平台】-“志愿填报”功能可以帮助考生充分利用分数科学填报志愿。


4-2.jpg